第194章多事之秋
村民们对战争的情况议论纷纷。
现在井口村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且没有人希望改朝换代。
老百姓图什么,只不过图一个安稳的日子,吃得饱穿得暖而已,他们的要求很低的。
在大周朝时期,他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好,哪有人希望大周朝被武氏取而代之的。
换上一个朝廷,这天下又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
如果换一个君主,崇武好斗,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呀。
所以井口村是份外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担心这次的武氏叛乱向什么方向发展?
程皓几乎成了井口村的情报员,每次他来,被村民们看到,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集过来,聚集到了张家,来探听最新的动向。
“陛下要亲征了,而且是要带着河西王!”
程皓此话一出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皇帝怎么会亲征,朝廷养那么多将军干什么?怎么打仗还需要陛下亲自出征!”
“对呀,上战场多危险呢,万一陛下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呢!”
“闭嘴,这样的话不能乱说!”
“呸呸呸呸呸!”
“陛下亲征也有好处,这样能振奋士气,士兵能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一定能将武士的叛乱镇压下去!”
“对,你说的对,陛下亲征一定能带动士兵的士气,一定可以平叛武氏的叛乱凯旋还朝!”
“可是为什么要带着河西王?听说这几年都是河在帮着陛下处理政务,陛下亲征应该留河西王在后方稳定局面才是呢!”
……
程皓不断的将消息传到井口村,村民一个个的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似乎自己都成了政治家。
铁梅和乔宇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值国家政治危难时期,他们是战士,他们应该在前线冲锋陷阵,却要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村子里,看着一个小丫头,看着她不断不断的长大,真是烦死了。
这两三年相处下来,铁梅和乔宇对张美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小丫头太聪明了。尤其是会做生意,每做一件事情就没有赔钱的时候。
可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这小丫头又能做什么呢?
现在需要是他们这些战士出来护卫国家,保护百姓。
铁梅和乔宇冒着风险飞鸽传书上官杰。
可得到的命令依然是让他们按兵不动。
还说什么保护这小丫头就是保护河西王。
他们不明白王爷和这小丫头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这里两年多了,从来也没见过河西王来过这里一次。
铁梅和乔宇都怀疑河西王究竟认不认识张美英。
……
程皓再一次来已经是半年以后。
他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
“武士的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了……”
程皓此话一出,整个井口村都欢腾起来了,就像是过年过节一样。
武氏的叛乱被镇压下去,说明大周朝又要稳固了,老百姓就不会再遭受战争之苦,能够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他们一直期盼的生活就能走入正轨,他们的日子就会蒸蒸日上。
“陛下受了重伤,估计要不久于人世了!”
程皓的话,真的是将井口村的百姓,一会儿拉到了天上,一会儿又摔到了地上。
“程少爷,你不是在乱说的吧!”村长一脸的忧心。
所有百姓脸上的笑容,在听到程皓这句话之后,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的是落寞和悲伤。
虽然皇帝离他们都很远,但是皇帝关系着他们的生活。
“村长大叔,陛下的龙体我能拿来开玩笑吗?”
“陛下亲征,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结果在一次冲锋中,忽然被流箭射中,生命垂危,人已经回到京城,但身体没有转好的迹象!”
“大周朝军队就是听到陛下被流箭射中,生命垂危才会奋起反击,同仇敌忾,将武氏打得落花流水!”
“武氏的残余正在被河西王率领的军队逐个剿灭,大胜指日可待!”
“可是陛下重伤,生命垂危,那将来怎么办?”
皇位更替如果更替的好,那就会平稳过渡,如果更替的不好,就会发生比战争还要惨烈的暴动,接下来的情况谁也难以预料。
武氏作乱一年多,朝廷已经动荡不安,此时再遇上皇位替迭,如果有人居心不良,在内部发难,那大周朝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听说在武士发动叛乱的这一年多,西北东北和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势力也在不断壮大,还窥视大周朝。
此时的大周朝真的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一个稳固的朝廷才能给老百姓一个稳固的家。
每一个人都在担心着朝廷的变故,担惊着国家再次发生动乱,那他们的生活真的就岌岌可危了。
“河西王应该将剿灭武氏残余交给手下的将军,听说那上官将军打仗也特别厉害,他应该赶紧返回朝廷,稳住朝廷的各方势力才行!”
“陛下和河西王自有打算,他们都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我们能想到的,他们一定能想到,一定有什么为难的事情羁绊了他们的脚步!”
就在刚才,百姓们还为打败武氏而开心,现在又担心皇帝陛下的身体是否能够康健。
铁梅和乔宇听到这一切,急切的心如刀绞。
朝廷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两个竟只能待在这村子里,每天烧火做饭洗衣劈柴。
武氏叛乱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两个竟没有能参与,如果能上阵杀敌,那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他们以后还怎么返回军队,回到军队别人都说我们杀了多少个敌人,武氏是如何被打败的,他们砍下了多少敌人的头颅……
他们两个该说什么,我每天洗了多少衣服,劈了多少柴,烧了几锅水,蒸了多少馒头吗?
乔宇和铁梅简直是死的心都有了。
可是他们是军人,听从命令就是他们的天职。
程皓的话都是对众人说的,但每每说到河西王的时候,他会下意识挑眉看一眼张美英。
张美英自然是感受到了程皓的目光。
如果是第一次她没有察觉,但屡屡如此重复,再迟钝的人也会有所察觉的。
程皓的目光在告诉她,河西王和张美英认识的某个人之间是有关联的,也就是张美英和河西王之间是有关系的。
但程皓并没有告诉她,她和河西王之间有什么关系,张美英便也没有去问。
如果真的能和河西王扯上关系的,或许也就只有李问了,因为这是李家的天下,他又恰好姓李。
村民们对战争的情况议论纷纷。
现在井口村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而且没有人希望改朝换代。
老百姓图什么,只不过图一个安稳的日子,吃得饱穿得暖而已,他们的要求很低的。
在大周朝时期,他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好,哪有人希望大周朝被武氏取而代之的。
换上一个朝廷,这天下又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
如果换一个君主,崇武好斗,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呀。
所以井口村是份外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担心这次的武氏叛乱向什么方向发展?
程皓几乎成了井口村的情报员,每次他来,被村民们看到,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集过来,聚集到了张家,来探听最新的动向。
“陛下要亲征了,而且是要带着河西王!”
程皓此话一出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皇帝怎么会亲征,朝廷养那么多将军干什么?怎么打仗还需要陛下亲自出征!”
“对呀,上战场多危险呢,万一陛下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呢!”
“闭嘴,这样的话不能乱说!”
“呸呸呸呸呸!”
“陛下亲征也有好处,这样能振奋士气,士兵能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一定能将武士的叛乱镇压下去!”
“对,你说的对,陛下亲征一定能带动士兵的士气,一定可以平叛武氏的叛乱凯旋还朝!”
“可是为什么要带着河西王?听说这几年都是河在帮着陛下处理政务,陛下亲征应该留河西王在后方稳定局面才是呢!”
……
程皓不断的将消息传到井口村,村民一个个的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似乎自己都成了政治家。
铁梅和乔宇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值国家政治危难时期,他们是战士,他们应该在前线冲锋陷阵,却要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村子里,看着一个小丫头,看着她不断不断的长大,真是烦死了。
这两三年相处下来,铁梅和乔宇对张美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小丫头太聪明了。尤其是会做生意,每做一件事情就没有赔钱的时候。
可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这小丫头又能做什么呢?
现在需要是他们这些战士出来护卫国家,保护百姓。
铁梅和乔宇冒着风险飞鸽传书上官杰。
可得到的命令依然是让他们按兵不动。
还说什么保护这小丫头就是保护河西王。
他们不明白王爷和这小丫头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这里两年多了,从来也没见过河西王来过这里一次。
铁梅和乔宇都怀疑河西王究竟认不认识张美英。
……
程皓再一次来已经是半年以后。
他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
“武士的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了……”
程皓此话一出,整个井口村都欢腾起来了,就像是过年过节一样。
武氏的叛乱被镇压下去,说明大周朝又要稳固了,老百姓就不会再遭受战争之苦,能够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他们一直期盼的生活就能走入正轨,他们的日子就会蒸蒸日上。
“陛下受了重伤,估计要不久于人世了!”
程皓的话,真的是将井口村的百姓,一会儿拉到了天上,一会儿又摔到了地上。
“程少爷,你不是在乱说的吧!”村长一脸的忧心。
所有百姓脸上的笑容,在听到程皓这句话之后,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的是落寞和悲伤。
虽然皇帝离他们都很远,但是皇帝关系着他们的生活。
“村长大叔,陛下的龙体我能拿来开玩笑吗?”
“陛下亲征,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结果在一次冲锋中,忽然被流箭射中,生命垂危,人已经回到京城,但身体没有转好的迹象!”
“大周朝军队就是听到陛下被流箭射中,生命垂危才会奋起反击,同仇敌忾,将武氏打得落花流水!”
“武氏的残余正在被河西王率领的军队逐个剿灭,大胜指日可待!”
“可是陛下重伤,生命垂危,那将来怎么办?”
皇位更替如果更替的好,那就会平稳过渡,如果更替的不好,就会发生比战争还要惨烈的暴动,接下来的情况谁也难以预料。
武氏作乱一年多,朝廷已经动荡不安,此时再遇上皇位替迭,如果有人居心不良,在内部发难,那大周朝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听说在武士发动叛乱的这一年多,西北东北和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势力也在不断壮大,还窥视大周朝。
此时的大周朝真的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一个稳固的朝廷才能给老百姓一个稳固的家。
每一个人都在担心着朝廷的变故,担惊着国家再次发生动乱,那他们的生活真的就岌岌可危了。
“河西王应该将剿灭武氏残余交给手下的将军,听说那上官将军打仗也特别厉害,他应该赶紧返回朝廷,稳住朝廷的各方势力才行!”
“陛下和河西王自有打算,他们都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我们能想到的,他们一定能想到,一定有什么为难的事情羁绊了他们的脚步!”
就在刚才,百姓们还为打败武氏而开心,现在又担心皇帝陛下的身体是否能够康健。
铁梅和乔宇听到这一切,急切的心如刀绞。
朝廷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们两个竟只能待在这村子里,每天烧火做饭洗衣劈柴。
武氏叛乱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两个竟没有能参与,如果能上阵杀敌,那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他们以后还怎么返回军队,回到军队别人都说我们杀了多少个敌人,武氏是如何被打败的,他们砍下了多少敌人的头颅……
他们两个该说什么,我每天洗了多少衣服,劈了多少柴,烧了几锅水,蒸了多少馒头吗?
乔宇和铁梅简直是死的心都有了。
可是他们是军人,听从命令就是他们的天职。
程皓的话都是对众人说的,但每每说到河西王的时候,他会下意识挑眉看一眼张美英。
张美英自然是感受到了程皓的目光。
如果是第一次她没有察觉,但屡屡如此重复,再迟钝的人也会有所察觉的。
程皓的目光在告诉她,河西王和张美英认识的某个人之间是有关联的,也就是张美英和河西王之间是有关系的。
但程皓并没有告诉她,她和河西王之间有什么关系,张美英便也没有去问。
如果真的能和河西王扯上关系的,或许也就只有李问了,因为这是李家的天下,他又恰好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