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叛乱
程皓现在这么生气,自然也是心疼张美英,一个根本不可能再回来的人,何必要将他那么认真地放在心中,何必还要将他住过的房间留下来,这不是自己为难自己吗?
“你的房间怎么可能没有,有大娘在,还能没有你的房间吗?”张王氏笑着说,“给你留了一间最大的,而且是朝阳的、光线最好的一间。”
程皓听张王氏这么说,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我就知道大娘对我是最好的……”
张家扩大了宅子,井口村的人没有一个人嫉妒,反而是都踊跃的来帮忙。
这几年的时间张家为井口村带来了什么,所有井口村的人都知道。
井口村每家每户都是因为张美英,生活才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
井口村的声誉现在不仅在整个清河镇,在清河县甚至是在霸州都是名声在外的。
时光流转,转眼又是一年。
朝廷并没有向人们所期待和预料的立李问为太子。
太子之位一直空悬着,虽然有很多大臣进言让皇帝立太子,说这样才能稳住国之根基,但皇帝一直没有做出决定。
李问依然在御书房,随皇帝行走处理国家政事。
李问已经随皇帝处理政事两年有余,国家各种政务事务,他基本上都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李问现在坐上太子之位那是名正言顺。
可是是否立太子这件国之大事,却一直也没有动静。
虽然河西王不是太子,没有太子的名分,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只有太子能做的事情,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太子。
想要巴结李问的官员不计其数,可是李问始终保持着疏远冷淡的态度。
从皇帝这里处理完政务之后回到自己的王爷府,李问几乎不会会客,也不会出门。
河西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低调的几乎像是一个影子,像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
京城里的少女迷恋李问,就像迷恋神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想要嫁给李问做他的王妃。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借着自己的孙儿或者自己的外甥年轻貌美,想与河西王结交,但都被李问拒之门外。
“你们着急,朕也着急,他完全不考虑这个事情,你让朕怎么办,难道因为这点事,你让朕跟自己的儿子发火吗?”这是皇帝对众多想要和他做亲家的官员的答复。
河西王此时变成了整个大周朝迷一般的存在。
……
张家的生活依然是朴实无常。
不过张家的事业却蒸蒸日上。
张家和村长之间合作的酒坊越做越大,已经成为整个河西三州最大的最有名的酒坊。
不论是普通的竹叶青还是药酒,都已经名动天下。
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还是骚,墨客都以喝到上等的竹叶青为荣,或者夸耀标榜自己。
整个望春楼的进账也因为有了张家馒头和井口村酒坊的酒,而几乎要翻了一倍,远远超过了之前与他并驾齐驱的飞鸿居。
张美英还在大青山的土坡上,让井口村的村民开辟出一块地来种植草药。
大青山原本长着很多草药,不过之前都是野生的,张美英便和村长商量,将这些肥沃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一些普通的草药。
草药虽然普通,但是扛不住数量大,卖出去一年下来也是很好的收成,更是井口村村民很好的收入。
铁梅和乔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个不再仅仅是做饭蒸馒头,另一个也不再仅仅是砍柴喂马耕田,他们成了井口村民兵团的团练。
因为井口村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会招来周边村子村民的羡慕嫉妒恨,总是有一些人不走正道,图谋不轨。
于是在村长周大海的策划下,井口村成立了自己的民兵团,来看家护院。
白翠花最终没能达成自己的心愿,又生了一个带把的,于是起了个名字叫三强,大强二强三强,这就是白翠花的三个儿子。
不过程夫人是幸运的,她真的怀上了一个,而且是一个小姑娘。
白翠花去看程夫人,看到人家的小姑娘,眼红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了。
白翠花看到自己的三个大儿子,一个头两个大。
命啊,这就是命啊。
后来白翠花听说了程夫人为什么能生下女儿,是因为张美英给她抓药调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白翠花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生生的一个多月没理张美英,一句话都没跟她说。
“小姑,你真是太狠心了,怎么说我也是你亲大嫂,亲亲的亲大嫂,你小时候我抱了你多少回,我像闺女一样把你养这么大,去……”
这就是白翠花发誓一个月不理张美英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张美英无奈的耸了耸肩,“你和大哥两个人偷偷摸摸的,什么也没跟我说,也没让我给你开药方,你现在又生出个儿子来,你怨我,你怨得着吗?”
张二强已经不去上学了,回家帮忙忙乱馒头工坊的事情。
张二强呆头呆脑的不是读书的料。
反倒是张大强,第一次参加乡试便考中了,成了一名秀才。
张大强成了秀才之后,张家就是连税都不用交了……
于是张大强离开镇里的学堂,去了县里专心读书,准备解试。
转眼时间又过去一年。
大周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武氏终于发生叛乱了。
武氏岭南起兵,号称有军马八十万,向大周朝的京城方向进攻。
武氏打出来的旗号是要恢复前朝旧制。
武氏叛乱,让大周朝人心惶惶。
老百姓从来也不希望打仗,国家动乱,遭殃的永远都是最普通的人。
乱世人命如刍狗,就是这个道理。
“听武氏是已经占领了十个州府!”程皓隔三差五便会带消息过来。
国家发生动乱,想要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镇里来井口村搞了募捐,因为井口村是整个清河镇最富裕的村,所以最先来到他们这里,每家每户都要捐钱。
“听说朝廷已经派出百万大军去抵抗,怎么就挡不住武氏!”
“朝廷的这些兵多少年都不打仗了,根本就不会打仗了!”
“武氏已经占领了将近二十个州,难道大周朝真的要灭亡了,要改朝换代了吗!”
“好在我们这边离岭南比较远,不然也只会成为战争之地,那我们就遭殃了!”
程皓现在这么生气,自然也是心疼张美英,一个根本不可能再回来的人,何必要将他那么认真地放在心中,何必还要将他住过的房间留下来,这不是自己为难自己吗?
“你的房间怎么可能没有,有大娘在,还能没有你的房间吗?”张王氏笑着说,“给你留了一间最大的,而且是朝阳的、光线最好的一间。”
程皓听张王氏这么说,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我就知道大娘对我是最好的……”
张家扩大了宅子,井口村的人没有一个人嫉妒,反而是都踊跃的来帮忙。
这几年的时间张家为井口村带来了什么,所有井口村的人都知道。
井口村每家每户都是因为张美英,生活才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
井口村的声誉现在不仅在整个清河镇,在清河县甚至是在霸州都是名声在外的。
时光流转,转眼又是一年。
朝廷并没有向人们所期待和预料的立李问为太子。
太子之位一直空悬着,虽然有很多大臣进言让皇帝立太子,说这样才能稳住国之根基,但皇帝一直没有做出决定。
李问依然在御书房,随皇帝行走处理国家政事。
李问已经随皇帝处理政事两年有余,国家各种政务事务,他基本上都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李问现在坐上太子之位那是名正言顺。
可是是否立太子这件国之大事,却一直也没有动静。
虽然河西王不是太子,没有太子的名分,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只有太子能做的事情,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太子。
想要巴结李问的官员不计其数,可是李问始终保持着疏远冷淡的态度。
从皇帝这里处理完政务之后回到自己的王爷府,李问几乎不会会客,也不会出门。
河西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低调的几乎像是一个影子,像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
京城里的少女迷恋李问,就像迷恋神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想要嫁给李问做他的王妃。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借着自己的孙儿或者自己的外甥年轻貌美,想与河西王结交,但都被李问拒之门外。
“你们着急,朕也着急,他完全不考虑这个事情,你让朕怎么办,难道因为这点事,你让朕跟自己的儿子发火吗?”这是皇帝对众多想要和他做亲家的官员的答复。
河西王此时变成了整个大周朝迷一般的存在。
……
张家的生活依然是朴实无常。
不过张家的事业却蒸蒸日上。
张家和村长之间合作的酒坊越做越大,已经成为整个河西三州最大的最有名的酒坊。
不论是普通的竹叶青还是药酒,都已经名动天下。
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还是骚,墨客都以喝到上等的竹叶青为荣,或者夸耀标榜自己。
整个望春楼的进账也因为有了张家馒头和井口村酒坊的酒,而几乎要翻了一倍,远远超过了之前与他并驾齐驱的飞鸿居。
张美英还在大青山的土坡上,让井口村的村民开辟出一块地来种植草药。
大青山原本长着很多草药,不过之前都是野生的,张美英便和村长商量,将这些肥沃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一些普通的草药。
草药虽然普通,但是扛不住数量大,卖出去一年下来也是很好的收成,更是井口村村民很好的收入。
铁梅和乔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个不再仅仅是做饭蒸馒头,另一个也不再仅仅是砍柴喂马耕田,他们成了井口村民兵团的团练。
因为井口村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会招来周边村子村民的羡慕嫉妒恨,总是有一些人不走正道,图谋不轨。
于是在村长周大海的策划下,井口村成立了自己的民兵团,来看家护院。
白翠花最终没能达成自己的心愿,又生了一个带把的,于是起了个名字叫三强,大强二强三强,这就是白翠花的三个儿子。
不过程夫人是幸运的,她真的怀上了一个,而且是一个小姑娘。
白翠花去看程夫人,看到人家的小姑娘,眼红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了。
白翠花看到自己的三个大儿子,一个头两个大。
命啊,这就是命啊。
后来白翠花听说了程夫人为什么能生下女儿,是因为张美英给她抓药调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白翠花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生生的一个多月没理张美英,一句话都没跟她说。
“小姑,你真是太狠心了,怎么说我也是你亲大嫂,亲亲的亲大嫂,你小时候我抱了你多少回,我像闺女一样把你养这么大,去……”
这就是白翠花发誓一个月不理张美英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张美英无奈的耸了耸肩,“你和大哥两个人偷偷摸摸的,什么也没跟我说,也没让我给你开药方,你现在又生出个儿子来,你怨我,你怨得着吗?”
张二强已经不去上学了,回家帮忙忙乱馒头工坊的事情。
张二强呆头呆脑的不是读书的料。
反倒是张大强,第一次参加乡试便考中了,成了一名秀才。
张大强成了秀才之后,张家就是连税都不用交了……
于是张大强离开镇里的学堂,去了县里专心读书,准备解试。
转眼时间又过去一年。
大周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武氏终于发生叛乱了。
武氏岭南起兵,号称有军马八十万,向大周朝的京城方向进攻。
武氏打出来的旗号是要恢复前朝旧制。
武氏叛乱,让大周朝人心惶惶。
老百姓从来也不希望打仗,国家动乱,遭殃的永远都是最普通的人。
乱世人命如刍狗,就是这个道理。
“听武氏是已经占领了十个州府!”程皓隔三差五便会带消息过来。
国家发生动乱,想要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镇里来井口村搞了募捐,因为井口村是整个清河镇最富裕的村,所以最先来到他们这里,每家每户都要捐钱。
“听说朝廷已经派出百万大军去抵抗,怎么就挡不住武氏!”
“朝廷的这些兵多少年都不打仗了,根本就不会打仗了!”
“武氏已经占领了将近二十个州,难道大周朝真的要灭亡了,要改朝换代了吗!”
“好在我们这边离岭南比较远,不然也只会成为战争之地,那我们就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