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过分,我们这么做才是真哥们啊。你说说,这人一辈子起码有三分一的时间是在睡觉的。这天天睡的床不舒服,那你们能身心舒畅?”
    唐乔笑着打趣。
    “阿乔,嘘!”宋暖朝她示了个眼色。
    “嘘!”
    唐乔也嘘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她挠挠脑袋,凑近一些,低道:“一看到你,我就像是卸下了一身铠甲一样,聊着聊着就没了分寸。”
    宋暖笑了下,“走吧!进屋聊。”
    “好!”唐乔对身后的马夫,道:“把我带来的东西,全都搬进来。”
    “是,公子。”
    “阿正媳妇。”张自强带着两个儿子过来。
    宋暖停下来,转身站在原地等他们,“强叔。”
    张自强颔首,朝唐乔拱拱手,“唐公子。”
    **和张康也跟着行礼,“唐公子。”
    唐乔看向他们,问:“这两位是?”
    “哦,这是犬子。”张自强忙为她介绍,“唐公子,这位是我的大儿子**,这位是我的小儿子张康。”
    唐乔没有一点的架子的还礼,“两位张兄好!”
    **兄弟二人有些意外,错愕一下。
    “阿健,阿康,你们帮忙看着点,我们先进去。”张自强交待一声,便和宋暖他们一起进去了。
    “是的,爹。”
    屋里进进出出,要搬运和组装家具,宋暖和唐乔搬了桌椅出来,直接摆在池子边,生炉子煮水沏茶。
    唐乔低头往池子里看了一眼,“小宋,咱们现在坐的这个地方,还真的可以摆一套石桌椅。如果搭个凉亭,那是更好。”
    “摆石桌椅倒是可行,凉亭就算了。”宋暖用小铁钳拨亮了炉子里的炭,舀水,提壶,放在炉子上。
    唐乔和张自强瞧着,皆是嘴角含笑。
    “小宋啊,这院内有泉眼,厨房用水还是用竹管接过去的。你们家这用水方面,还真是方便。”
    起先看着他们给的草图,张自强觉得什么茅房上下水,什么坐式茅坑,什么厨房自来水,全是天方夜谈。
    可宋暖和温崇正坚持,让工匠照着图纸做就行了。
    毕竟是别人的新屋,他也只能提议,主人家坚持,他就只能让安排工匠照做。
    前些天完工了,他首当其冲的先试了水的问题。
    这一试,他惊呆了。
    没有他担心的问题,真正的好用,方便。
    尤其是那茅坑,不占地,又干净,茅房又采光,真正是一点味道都不会有,哪像他们传统的茅房啊,那还得离家几十米外,不然会被那臭味熏得受不了。
    “这一切都多亏了强叔和莫叔找的工匠好。如果不是工匠好,你们全程帮我盯紧了,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有我和阿正预想的效果?”
    闻言,张自强摆摆手,“我们也没做什么,你别一直道谢。再说了,我们不是收了工钱吗?这就当是我们拿钱办事。”
    新屋建好,结算工钱时,宋暖硬是给他们两亲家各塞了一个红包。她也不说是工钱,只说这些日子多亏了他们。
    他们不收,可推过来推过去的,张老爷子和温老太都发话了,让他们收着。
    “强叔,有些事情是不能拿钱买断的,比如人对人的关心,比如人情。我也就包个红包,略表心意,哪能就算是拿钱差遣你和莫叔做事呢。你若真这么说,那我以后可不敢再麻烦你了。”
    “你啊你啊,我还真的说不过你。”
    张自强笑着摇头。
    “这些进这个屋里,你们小心一点,别磕着门了,这门上的漆才干了几天。”
    “这些进这桌,大家辛苦了,小心一些。”
    **兄弟二人忙着指挥家具进屋。
    唐乔朝他们看去,问张自强,“村长,不知两位张兄平时都在哪里做事?”
    “哪有什么事做啊,他们兄弟二人就跟着我在家里整田种地。穷人家的孩子,一没靠山,二没本事的,在外面也寻不到事来做。”
    张自强轻叹。
    天下父母心!
    没有哪家父母不希望子女成大器的。
    唐乔若有所思的看着他们兄弟,观察了好一会儿,他才看向张自强,道:“不知村长愿不愿意让他们到我镇上的铺里做事?”
    “啊?”张自强一脸惊讶的看着她。
    唐乔微笑点头,“我那儿还缺人手,不过,前期他们也只能从小做起。我瞧着两位张兄都是细心的人,而我与小宋夫妇交往以来,也深知村长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村长教出来的孩子,一定也不会差。”
    “愿意,愿意!”
    张自强回过神来,立刻点头应下。
    唐家可不是小户人家,而且就在镇上做事,那也不算离家。
    宋暖笑看向唐乔,“阿乔,你的眼光可真好啊。阿健哥和阿康哥,不仅胆大心细,他们还都上过几年书塾,也算是识文断字了。你找他们做事,那一准是不会错的。”
    闻言,唐乔意外了。
    张自强颔首,谦虚的道:“箩筐那么大的字,他们也只识得几个,哪能算是识文断字?”
    “那真是太好了。”唐乔拍掌,满面笑容,“村长,这事就说定了。你们一家人可以商量一下,过些天就跟我一起去镇上上工,还是开春后再去,这都随你们。我那儿随时都行。”
    这么快?
    张自强意外极了。
    他看了一下宋暖,心里大概知道,唐乔多半是看在阿正夫妇的面子上。不过,他并不打算因此就放弃机会。
    他的儿子们需要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行!我回头和他们商量一下。多谢唐公子厚爱,我一定会叮嘱他们好好做事的。”
    张自强起身,郑重的朝唐乔拱手行谢礼。
    唐乔也站起来回了一礼,目光瞥了宋暖一眼,“村长不必如此。阿正夫妇是我和杨安的好朋友,我们虽然相识不久,但很是合拍。生意上,他们与我又有合作。他们信得过的人,我也一样信任。”
    唐乔的一番话,已经很明白的说,你们的机会多半是因为宋暖夫妇。因为你们一家人对他们好,所以作为朋友的我,也会对你们好。
    这是唐乔作为朋友的一点表示。
    是回报人情。
    也是让张自强以后更要关照宋暖一家。
    张自强自然是懂的。
    “不管如何,还是要多谢唐公子。公子放心!温张两家的长辈情同兄弟,阿正夫妇也就是我的晚辈。”
    张自强的这话,也算是回应了。
    唐乔轻轻颔首。
    一旁的宋暖噗嗤一声笑了,“你们都是关心我的人,我心里清楚。我祖母常说苦尽甘来,认识阿乔和阿安开始,我家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在外面有阿乔他们关照着,在村里有强叔一家关照着,我这小日子啊,如果不红红火火的,那都对不起你们。”
    她倒了三杯茶,推到他们面前,然后举起自己的茶杯,“我来俗气一回,以茶代酒,多谢你们的照顾。”
    两人相视一笑,也端起茶杯。
    三人的杯子对碰了下,低头抿了一口。
    唐乔想到了宋暖的酒量,嘴角压不住的往上翘,“这茶水也太烫了,你要以茶代酒,可是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要一口干了呢,那可就惨了。”
    宋暖瞪她,“你也太无聊了。我还能害你不成?”
    “当然不会!开个玩笑。”唐乔摆手,突然就岔开了话题,“小宋啊,现在入冬了,酒楼的配菜种类太少了。我每天看着,真是有些着急了。你说,这也不能天天大鱼大肉吧,没有素菜,那是万万不行的。”
    “青菜?”
    “是啊,你也知道的,咱们这地方,冬天就只剩下萝卜白菜了。”
    “你说起这事,我正好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准备搭棚种菜,前些日子给舒老先生那里得了些外地的菜种子。我想试着栽种,不过这冬天里,种什么都长势慢,又怕冻伤了,所以,我打算搭棚种菜。”
    宋暖前些天都在帮着白氏她们种土豆,现在才想起自己的那一大袋子的菜种子。
    这里四季分明,如果按着大自然的气候来种菜,那显然不太可行。酒楼需要多种类,也满足不了。
    “小宋,你可真是我的大福星啊,我缺什么,你就有什么。”唐乔一听,高兴坏了。
    “这搭棚种菜,说起来容易,可从搭棚下种开始,怎么也到了四五个月。这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眼下,你还得想想别的办法。”
    宋暖没有那么乐观。
    办法是好,可也不是一下子就有菜可以摘的。
    “那怎么办?”
    “你也别着急,这冬天有冬天的吃法。大冷天的,菜刚上桌不久就会冷了,油花凝结在一起,我们就是做得再美味,也会让人失了胃口。”
    宋暖想到了火锅。
    大冬天的,几人围一桌,一边涮着火锅,一边谈天说地,那也是一种乐趣。而且,那样涮菜吃,人会胃口大开。
    唐乔看着她的神情,问:“小宋,你是不是有办法了。”
    “有!眼下咱们除了石锅鱼,烤鱼,柴火鸡,这几个热菜可边煮边吃以外,其他的不是现炒,不是慢炖,或是卤味。冬天的菜色要以热食为主,我们可以增加一个火锅。”
    “火锅?什么是火锅?”
    “火锅的原理其实与石锅鱼差不多,都是一边煮一边吃,不过口味上稍有不同,而且可以有好多种口味的汤底。”
    ------题外话------
    大宝贝们好!
    今天还是一万字分三章更新,本来是答应12点前,全部更新好的。
    不过,可能要失约了。
    我今天卡文了,时速成渣。
    我尽量下午更新完,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