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不用选秀
    秦婉婷和杜月娥微笑着颔首。
    第二日一早,朝堂上热闹起来。
    秦迈让小皇帝下了命令在家里反思,所以没在朝堂上。
    礼部侍郎张大人拿着民间的万言书跪在下面,将万言书捧在手中举起来。
    万言书沉甸甸的,张大人举着还费了不少力气。
    “张大人,你这是什么?好像是一块白布!”小皇帝问。
    “陛下,这是清河县的灾民奉上的万言书!”
    “万言书……”小皇帝顿时来了兴趣,从龙椅上跳下来,走了下去。
    “他们为什么要上万言书?上万言书干什么?”
    “难道灾区是有什么异变吗?按说事情都已经处理的非常妥当了!”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佑国使大人在赈灾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陛下,这万言书不是灾区有了什么异变,而是标榜佑国使大人的幼女张美英的功绩的!”
    “在赈灾的过程当中,张美英施药救人,无偿赠药,而且还为佑国使大人出谋划策,主持大局,对稳定灾区的局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灾区的百姓,听说这一次陛下您选秀的秀女中竟然有张美英小姐,灾区的百姓觉得不应该让张家小姐在选秀的名单中,因为一旦进宫,便是陛下您的女人,将来想要为国出力,为百姓谋福,就比较费劲了!”
    “进了皇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侍奉陛下您,为皇族延续血脉,而不进宫如果在宫外别的地方一旦发生灾情,张小姐便能奔赴前方,为灾区百姓治病!”
    将张美英放在选秀名单里,是太皇太后和秦迈的恶毒心思,所以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谁都不知道原委。
    这天下参加选秀的秀女何止千百,多张美英一个不多,少张美英一个自然也不少。
    太皇太后想要利用张美英挑拨李问和小皇帝之间关系阴谋自然是很少人知道的,即使是站在这朝堂上的这些人,也不清楚其中的缘由。
    这种歌功颂德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
    何况佑国使现在就住在摄政王的府上,这张美英与摄政王之间的关系在京都也是传得沸沸扬扬。
    这不过是顺水推舟成人之美的事情,他们站出来反对那就太傻了。
    “给朕展开,朕要看一看这万言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朕还是第一次见!”
    小皇帝的兴致异常的高。
    李问昨天已经跟他通气了,所以他知道其中的原委。
    不过搞出这么大动静来,小皇帝还是看向李问,觉得自己和三哥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条又长又宽的白色绸布在朝堂上被几个太监拉着展开。
    前面是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后面是灾区百姓的签名。
    “陛下,臣听说这百姓从八十几岁的老妪到几岁的孩童,都积极踊跃的在上面签名!”
    “有些妇人感念陛下,甚至在签名之前冲着帝都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之后,才将自己的名字签下!”
    “他们感念皇恩浩荡,感念陛下的恩德,如果不是陛下,即使派佑国使大人主持局面,也不可能维持住那么稳定的的局面!”
    “八十岁的老妪怎么可能会写自己的名字?”有官员提出质疑。
    “正因为很多老妪和年轻的孩童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才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这万言书从灾情稳定之后一直写到了现在!”
    “很多人原本可以用别人代笔,可他们觉得这是陛下您的恩德,便不用别人代笔,坚持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才又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陛下,您看这上面的字迹,没有任何一个名字是相同笔迹写下来的,虽然写的不够工整,虽然写的歪歪扭扭,但每一笔都是对陛下的感恩!”
    “好好,太好了……”
    “这万言书写的好!”
    小皇帝激动地说道。
    “既然佑国使大人一家为赈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就该好好赏赐!”
    “赏赐佑国使大人黄金100两,绸缎1000匹……”
    “张美英在赈灾的过程当中,施药赠药,救人无数,也应重该赏!”
    “赏个什么呢?赏一个县主的身份吧!”
    “传政的旨意,封佑国史大人的幼女张美英为清河县县主!”
    小皇帝此话一出,下面的官员没有一个提出异议,皆跪倒在殿下三呼万岁。
    小皇帝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容。
    他终于给了小姑姑一个名正言顺的封赏了。
    他倒是想封她一个郡主,可郡主似乎有点太高了,还是分个县主比较稳妥。
    怎么说县主也是正五品,拿着朝廷俸禄的。
    “百姓们说的对,朕后宫的女人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就可以,已经有那么多秀女,从其中选几个家世好的便可以了…”
    “佑国史大人的幼女才能如此出众,还是留下来为百姓谋福,这样才更符合民心!”
    “佑国使大人的幼女就不用来参加选秀了!”
    “何况,现在国家正是危难之际,国库也没有那么殷实,各地灾情不断,后宫花费越少,对国家来说越有利!”
    站在下面的官员,再一次跪倒三呼万岁。
    “好了,下去传旨吧,退朝!”小皇帝摆了摆不用选秀手。
    因为他已经憋不住了,他要去后面爽爽朗朗的大笑几声。
    小皇帝下了朝,跑一般的走到了后面,张开嘴哈哈大笑起来。
    朝堂上的官员退下,李问进了內殿。
    “三哥,你真是太棒了,竟然能想到这个主意!”
    “我可是很少见到台下的这些官员能够保持如此一致的意见!”
    “今天他们竟然连一个反对的都没有,真是太令人开心了!”小皇帝满脸的激动。
    李问笑着没有阻止小皇帝的兴奋情绪。
    毕竟是小孩子,有的时候还是要放开高兴一下才符合他的天性,每日有板有眼的反而对他的成长不利。
    “三哥,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也是突发奇想,原本是想要采取极端一点的手段,后来想到这样一个办法,觉得或许会更好,用民意来压住太皇太后!”
    “我真想现在就去看看那两个老太婆的脸会变成什么样子,会是紫茄子的颜色吗?真是太令人开心了,太令人畅快了!”
    “你等着吧,或许她们会叫你过去!”
    “叫我过去又怎么样?我不会搭理她们的,诏书已经下了,难道还要让我收回成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