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陛下好学
在场的所有人见到陛下,自然是要跪下来三呼万岁。
小皇帝走到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面前行礼。
“皇帝今日怎么到这里来了?”
“朕听说这里要进行丝绸商家的遴选,所以就过来看看,原来这么多人,如此的热闹,之前朕都不知道。”
“每年都举行的,如果皇帝喜欢,明年哀家让人提前通知陛下!”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从京都外来的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朕喜欢凑热闹!”
皇帝和太皇太后闲聊了几句,内务省宣布甄选开始。
甄选的过程是由内务省挑选有经验的宫人对陈列出来的丝绸制品进行遴选。
内务省的宫人挑选完之后,遴选出几家上等的,然后再由几位官员进行评审。
最后要选出三家来,由太皇太后决定最后哪家获胜?
小皇帝坐在上面,向下面看下去。
在人群中他看到了程皓和祝云。
他不动声色地冲她们点了点头。
“这一次陛下下来了,应该是有把握了!”程皓说。
“可这毕竟是后宫的事情,也不知道陛下说话算数不!”
“当然会算数了,怎么说他也是皇帝,连这么点事情都决定不了,还当什么皇帝!”
甄选一直在进行,很快便有商家被淘汰。
被淘汰失望是难免的,不过很多人也知道被选中的几率很小,但能进一趟宫也是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甄选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在这里坐的时间太长可不行。
很快只剩下了最后十多家。
这十多家的丝绸制品又拿到前面让礼部的官员去挑选。
礼部官员最后挑选出三家。
这三家包括周家、泉州的段家,还有苏州的欧阳家。
苏州的欧阳家已经陪跑很多年,每一次都进入和周家最后比拼的阶段,但都被周家比了下去。
欧阳家知道这一次估计又要陪跑了,因为他们也知道这周家与秦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年就不要来了,每次来了都被周家比下去,千年老二真是够够的了!”
“对呀,这周家明显就是和秦家打通了关系,搞这形式又有什么意思呢……”
“不来怎么办?来了或许还有机会,不来那你就完全放弃了,反正京都这边我们也经常跑,就全当开开眼界!”
“对,来就来吧,磨刀不误砍柴工!”
周老爷已经得意地扬起了下巴。
已经到了这个环节,没有人能把周家再挤下去了。
苏家每年都能和他进行到最后,可每次都被他挤下去,这其中当然不仅仅较量的是丝绸的质量,而是较量的人脉关系。
苏家的人脉关系又怎么能和周家相提并论呢?
周老爷已经等着要拿那份荣耀了。
段家他们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因为每年这第3名都在轮换,像走马灯一样,谁又能记得住他们呢?
祝云和程皓却很开心,因为进了前三就有最后遴选的机会。
各家的丝绸被陈列到了太皇太后面前。
今年毕竟皇帝在这里,太皇太后自然要客气的让一下。
“皇帝,你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甄选,要不要今年由你来决定!”
皇帝听太皇太后这么说开心的跳下椅子走了过来。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看小皇帝真的走了过来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这客气的一句,被这小皇帝当真了吧,那她们可亏大了。
不过没关系,向来这后宫的事情还是听太皇太后的。
小皇帝笑了笑,“太皇太后不用,这是后宫之事还是由您做主!”
祝云和程皓听小皇帝这么说,刚刚升腾起来的兴奋情绪瞬间就没有了。
太皇太后都已经礼让了,为什么小皇帝不接下来呢?
接下来那不是顺理成章的直接就由他宣布最后获胜的是段家了吗。
这小皇帝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祝云和程友想要获胜的心是非常急切的,所以关心则乱,没有想的更深远。
可小皇帝已经把整件事情想得非常通透了。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装模作样的拿起各家的丝绸来品评了片刻。
“这苏家也是老牌子了,做了好多年,每年都能进入最后的遴选,哀家也觉得他家的东西着实是不错。”
“哀家也这么觉得,”太皇太后接着太皇太妃的话,说道,“只是可惜了,与周家的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
“唉,既生瑜何生亮呀,真是可惜了!”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对于段家的丝绸,根本看都没看一眼。
“太皇太后,这个就是周家的丝绸吗?”小皇帝一副懵懂的样子问。
“对,皇帝,这就是,你看着丝绸的手感多么的细腻,这花纹多么精致!”
“的确是要比苏家的好一点,但我感觉好像是这段家的也不错!”小皇帝似有若无的摸着段家的绸缎说道。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段家的东西,“段家,哀家从来也没听说过!”
“太皇太后,我们是泉州段家,也是一家老牌子!”
“泉州倒也听说是产丝绸的地方!”
“对,段家在川泉州还是比较出名的!”
“不过,与这苏杭之地的丝绸比起来,你这丝绸还是显得粗糙一些!”
太皇太后看完之后清了清清嗓子,倾身对内务省的人说,“今年获胜的依然是周家!”
内务省的人早已经知道这是内定的获奖者,其他的不过是陪跑而已,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清了清嗓子宣布了最后的结果。
这个结果似乎让在场的人也没有什么太意外的,只是有人稍稍发了些牢骚而已,因为每年都是这样,觉得没什么新意。
“太皇太后,这周家既然来参选,应该不止这一个样品吧!”小皇帝忽然问。
“那是自然,几十个品种的,陛下是什么意思?”
“哦,朕既然来了,想多长些见识,想多看一看,不知道是否方便!”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
“朕担心太皇太后的身体……”
年龄越大的人,越不想在别人面前呈现自己的老态。
“陛下如此好学,真乃大周之幸,哀家就陪着陛下好好的看一看,长长见识!”
虽然陛下说长见识,但太皇太后心里想的是周家恰好可以露露脸。
只要皇帝也认可了周家的丝绸,那么周家丝绸采购商的遴选就是稳稳的,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任何幺蛾子了。
很快,周家的几十款样品被摆放在桌上,码的整整齐齐。
在场的所有人见到陛下,自然是要跪下来三呼万岁。
小皇帝走到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面前行礼。
“皇帝今日怎么到这里来了?”
“朕听说这里要进行丝绸商家的遴选,所以就过来看看,原来这么多人,如此的热闹,之前朕都不知道。”
“每年都举行的,如果皇帝喜欢,明年哀家让人提前通知陛下!”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从京都外来的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朕喜欢凑热闹!”
皇帝和太皇太后闲聊了几句,内务省宣布甄选开始。
甄选的过程是由内务省挑选有经验的宫人对陈列出来的丝绸制品进行遴选。
内务省的宫人挑选完之后,遴选出几家上等的,然后再由几位官员进行评审。
最后要选出三家来,由太皇太后决定最后哪家获胜?
小皇帝坐在上面,向下面看下去。
在人群中他看到了程皓和祝云。
他不动声色地冲她们点了点头。
“这一次陛下下来了,应该是有把握了!”程皓说。
“可这毕竟是后宫的事情,也不知道陛下说话算数不!”
“当然会算数了,怎么说他也是皇帝,连这么点事情都决定不了,还当什么皇帝!”
甄选一直在进行,很快便有商家被淘汰。
被淘汰失望是难免的,不过很多人也知道被选中的几率很小,但能进一趟宫也是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甄选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在这里坐的时间太长可不行。
很快只剩下了最后十多家。
这十多家的丝绸制品又拿到前面让礼部的官员去挑选。
礼部官员最后挑选出三家。
这三家包括周家、泉州的段家,还有苏州的欧阳家。
苏州的欧阳家已经陪跑很多年,每一次都进入和周家最后比拼的阶段,但都被周家比了下去。
欧阳家知道这一次估计又要陪跑了,因为他们也知道这周家与秦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年就不要来了,每次来了都被周家比下去,千年老二真是够够的了!”
“对呀,这周家明显就是和秦家打通了关系,搞这形式又有什么意思呢……”
“不来怎么办?来了或许还有机会,不来那你就完全放弃了,反正京都这边我们也经常跑,就全当开开眼界!”
“对,来就来吧,磨刀不误砍柴工!”
周老爷已经得意地扬起了下巴。
已经到了这个环节,没有人能把周家再挤下去了。
苏家每年都能和他进行到最后,可每次都被他挤下去,这其中当然不仅仅较量的是丝绸的质量,而是较量的人脉关系。
苏家的人脉关系又怎么能和周家相提并论呢?
周老爷已经等着要拿那份荣耀了。
段家他们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因为每年这第3名都在轮换,像走马灯一样,谁又能记得住他们呢?
祝云和程皓却很开心,因为进了前三就有最后遴选的机会。
各家的丝绸被陈列到了太皇太后面前。
今年毕竟皇帝在这里,太皇太后自然要客气的让一下。
“皇帝,你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甄选,要不要今年由你来决定!”
皇帝听太皇太后这么说开心的跳下椅子走了过来。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看小皇帝真的走了过来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这客气的一句,被这小皇帝当真了吧,那她们可亏大了。
不过没关系,向来这后宫的事情还是听太皇太后的。
小皇帝笑了笑,“太皇太后不用,这是后宫之事还是由您做主!”
祝云和程皓听小皇帝这么说,刚刚升腾起来的兴奋情绪瞬间就没有了。
太皇太后都已经礼让了,为什么小皇帝不接下来呢?
接下来那不是顺理成章的直接就由他宣布最后获胜的是段家了吗。
这小皇帝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祝云和程友想要获胜的心是非常急切的,所以关心则乱,没有想的更深远。
可小皇帝已经把整件事情想得非常通透了。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装模作样的拿起各家的丝绸来品评了片刻。
“这苏家也是老牌子了,做了好多年,每年都能进入最后的遴选,哀家也觉得他家的东西着实是不错。”
“哀家也这么觉得,”太皇太后接着太皇太妃的话,说道,“只是可惜了,与周家的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
“唉,既生瑜何生亮呀,真是可惜了!”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对于段家的丝绸,根本看都没看一眼。
“太皇太后,这个就是周家的丝绸吗?”小皇帝一副懵懂的样子问。
“对,皇帝,这就是,你看着丝绸的手感多么的细腻,这花纹多么精致!”
“的确是要比苏家的好一点,但我感觉好像是这段家的也不错!”小皇帝似有若无的摸着段家的绸缎说道。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段家的东西,“段家,哀家从来也没听说过!”
“太皇太后,我们是泉州段家,也是一家老牌子!”
“泉州倒也听说是产丝绸的地方!”
“对,段家在川泉州还是比较出名的!”
“不过,与这苏杭之地的丝绸比起来,你这丝绸还是显得粗糙一些!”
太皇太后看完之后清了清清嗓子,倾身对内务省的人说,“今年获胜的依然是周家!”
内务省的人早已经知道这是内定的获奖者,其他的不过是陪跑而已,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清了清嗓子宣布了最后的结果。
这个结果似乎让在场的人也没有什么太意外的,只是有人稍稍发了些牢骚而已,因为每年都是这样,觉得没什么新意。
“太皇太后,这周家既然来参选,应该不止这一个样品吧!”小皇帝忽然问。
“那是自然,几十个品种的,陛下是什么意思?”
“哦,朕既然来了,想多长些见识,想多看一看,不知道是否方便!”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
“朕担心太皇太后的身体……”
年龄越大的人,越不想在别人面前呈现自己的老态。
“陛下如此好学,真乃大周之幸,哀家就陪着陛下好好的看一看,长长见识!”
虽然陛下说长见识,但太皇太后心里想的是周家恰好可以露露脸。
只要皇帝也认可了周家的丝绸,那么周家丝绸采购商的遴选就是稳稳的,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任何幺蛾子了。
很快,周家的几十款样品被摆放在桌上,码的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