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架桥
    程皓的霸气让这些乡绅和富户有些诧异。
    可他们又心里痒痒,竹叶青他们是喝过的,是绝对的好酒,尤其是竹叶青的药酒,绝对是珍品。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药酒,可是只要和竹叶青的药酒放在一起比较,那就差出来很多。
    好东西总是稀有的,总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追求的。
    按照现在的出资来看,他们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银子,可扛不住年年如此。
    俗话说一个好的铺子能养三代,如果这竹叶青能一直做下去,别说是养三代,三十代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永远都是不会消亡的,不论哪个朝代人们总是要喝酒,而且要喝好酒。
    程皓的强硬却让祝云肃然起敬。
    在她面前总是柔柔弱弱的男人,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强硬的一面。
    “程少爷,您这也太霸道了些,还能不能再商量一下,我们出资的比例再多一些,分红的比例再大一点!”
    其实程皓也有装腔作势的成分在里面。
    将来利润多少,分红多少,酒坊建起来,药厂建起来能有怎么样的效益,现在都是空头许诺。
    可此时他实实在在是需要粮食的,需要银两的。
    “这个好商量,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想提高一点出资比例和分成比例,怎么能不可以,这个我们可以坐下来详细的谈!”
    “但是每家一万斤粮食,明天这个时候是最晚期限,一定要运到这里来!”
    几位乡绅和富户互相看了一眼。
    一万斤粮食不是少数,但对于他们这些人家来说,其实也算不得多。
    “好,没问题!”李老爷首先说到。
    李老爷是这些人中最富裕的,自然也被这些人认为是最聪明的,既然他已经想明白了行得通,其他人便跟风,也都一一答应了下来。
    “好,各位老爷都是爽快人,你们回去也想一想,这分成比例和分红比例该是多少合适,明天你们拿一个想法出来,我这边也仔细考量一下!”
    “我的红利也可以让出来,但张家和百姓们出资的红利是不能让的!”
    “程公子真是慷慨!”
    “大方,太大方了!”
    “让我们佩服呀!”
    ……
    下面的乡绅们一片赞誉之声。
    祝云的唇角也勾了起来,觉得此时自己的男人真的是很厉害。
    “好的,李某定将一万斤粮食,明天这个时候运到这里!”李老爷信心满满的说。
    其他几位乡绅和富户也都跟着作出了承诺。
    眼开着太阳要落山了,几位老爷坐着自家的马车,返回了县城,回到了自己的庄子。
    “云儿,粮食解决了!”程皓对祝云开心地说。
    祝云点头,笑得非常甜美。
    ……
    “大叔,大人粮食的问题解决了,明日差不多有二十万斤粮食会运到这里来,吃饭问题暂时应该不用愁了!”
    “还有,这里有几千两银子,银钱的问题,这几日也不用发愁了!”
    “程大公子着实是有才能,令本官佩服,本官代这些受灾的百姓,谢谢程公子的慷慨解囊!”
    “客气了,客气了,这都是因为我们有酒坊和药厂,不然想做这些就太难了。”
    ……
    “老爷,前面那条河水流湍急,可不知怎么桥却断了!”
    “好端端的桥为什么会断!”祝元化皱着眉头问。
    这些粮食还有赈灾款,全部都是要运往灾区的,一刻也不能耽搁。
    因为尚书大人的懈怠,已经耽误了几日,此时灾区不知是什么情况。
    “大人,小的也不太清楚,我这就去找一个人去问一下!”
    “大人,我是这里的里正!”
    因为这座桥在路上,靠近了村子,里正被找了过来。
    “这座桥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塌的?为什么没有人修?”
    “大人,昨天还好好的!”里正也是一脸茫然,这座桥架在这里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从来也没见出现任何问题,怎么一夜之间就塌了。
    “你确定昨日还好好的!”
    “大人,这座桥是我们村子过河的必经之路,今天早上有百姓找小的说是桥塌了,小的也是一脸茫然,带着村民过来看,果然是塌了!”
    “知道是什么人破坏了这座桥梁?”
    “这个小的也不太清楚,一定不是周围的百姓,因为这是他们过河的唯一通道,桥塌了他们很不方便,还需要绕行几十里走那座小桥!”
    “几十里外有小桥!”
    “是有一座小桥,不过那桥太小只能单人同行,双人并排都费劲,马车是绝对过不了的!”
    祝元化燃起的一点点希望,瞬间就破灭了。
    “那这附近还有其他桥可以过河吗?”
    “有是有,但也在百里之外了,绕回来就是200多里路!”
    祝元化听里正这么说,眉头锁了起来。
    里正被打发走了。
    “大人,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是有人故意破坏了桥梁,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不让我们顺利过河!”
    祝元化心中了然,看来是秦左相的人做的这件事情,在京都不能阻止赈灾,便在路上制造麻烦,阻隔他们前进的步伐。
    “那就架桥!”
    “这座河这么宽,水流湍急,架桥没有五日八日的,估计很难完成!”
    “这是什么地方,把此地的县令找过来,然后在周围村子征集民工,按照工钱结算,让民工造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座桥建好,而且要让马车拉着粮食能够顺利通行!”
    “知道了,大人!”
    底下的人知道这架桥的事情刻不容缓,所以也不敢耽搁,找了所在县的县令过来,征集了周围几十个村子几百号民工,准备造一座木桥出来。
    好在此地树木茂盛,造桥所用的木料并不是很紧缺。
    一座结实的木桥能够让马车拉着粮食通行,在一天一夜之间竟然完成了。
    祝元化付了民工的工钱,然后向此地的县令大人许诺,将来见到陛下必然替他美言,然后匆匆过河向清河县的方向继续前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座木桥原本计划五日到八日才能建好,结果在几百个民工合力的情况下竟然这么快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马车拉着粮食顺利通行。
    周围的百姓竟然都不要工钱,说是这桥原本他们也是要走的,但侍郎大人还是坚决的付了工钱。
    侍郎大人的言出必行在百姓中赢得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