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多了一个敌人
    现实就是一把杀猪刀。
    张美英也不是活在天上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知道现实中靠着大树好乘凉。
    “小姑姑,如果你觉得不妥,那就算了!”张大强见张美英沉默不说话,便改口说道。
    “没有,不是不可以!”张美英柔和地说,“如果你借摄政王的势,自然在太学里会容易一些……”
    张大强点了点头。
    “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张美英想了想,然后继续说,“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你在得到好处的同时,自然也会承担一定的后果!”
    “你来京都也有段时间了,京都里的政局你应该也明白一些!”
    “摄政王与秦家不合,如果你借了摄政王的势,是会站到了摄政王这边,自然与秦家,也就是成了对立面,将来你在太学面对的就不只是别人的冷落或排挤,还会有人像贺广博一样刻意针对你了!”
    “还有就是,你一旦依赖惯了,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你就想着会依赖,而丧失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毕竟以后有很多事情还是得需要你自己面对!”
    ……
    “这些事情小姑姑要先给你说清楚,免得你没有考虑清楚便作出决定,也并不是说你现在的想法就不正确!”
    “如果你想好了,小姑姑便跟摄政王去说!”
    张大强踌躇了一下,又点了点头。
    张美英说的这些事情,让大强考虑了两天,并不是没考虑到。
    “那好,小姑姑跟摄政王去说!”
    “谢谢你小姑姑,总是给你添麻烦!”
    “小时候你保护了小姑姑多少次,你现在长大了,如果小姑姑遇到什么危险你肯定也会挺身而出,所以小姑姑也一定会保护你的,我们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
    张大强灼灼的眼神,看着张美英用力地点了点头。
    能想到这些,说明张大强成熟了,最起码不是那种简单的书生意气。
    人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
    ……
    坏李问晚上又偷偷近了张美英的房间,躺在她的床榻上搂着她。
    “你每天晚上躺在我身边,白天还怎么能好好的处理公务!”
    “嗯,没办法就是想着你!”
    “脸皮真厚!”张美英捏了捏李问的脸颊。
    李问没皮没脸的笑。
    “对了,大强跟我说他想借你的势用一用,看来在太学里过得不容易,那些学子们都冷落排挤他!”
    “哦,可以想象得到,这些人只看皮囊!”
    “那你觉得怎么样?”
    “不愿意!”
    “不愿意呀,哦,不愿意就算了!”张美英心里有点小失落,虽然她想着李问或许会不同意,毕竟是摄政王位置,坐在这里被别人利用,狐假虎威的确是有点不太好。
    “说什么借不借的,咱就是一家人,大强就是我的侄子,这本身就是咱的实力!”李问有板有眼地说道。
    “啊……”张美英忽然觉得自己又被撩到了。
    “坏蛋,总是说这些甜言蜜语!”
    “这也算甜言蜜语吗?我还有更好听的给你说……”
    ……
    第二天一早,李问来到张大强的院子。
    “王爷……”
    “走吧,我送你去太学,顺便我也去太学看一看,好久没去太学了!”李问神色淡淡地说。
    张大强瞬间明白了,这是张美英已经将她的想法告诉了李问。
    “谢谢王爷!”
    “不用客气,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有什么事情以后你可以直接跟我说,不用通过你小姑姑!”
    “是,王爷!”
    “一个男人心中有想法都不敢跟我说,要借你小姑姑的口,这就不是男子汉所为了!”
    “王爷,我知道了!”
    张大强和李问同乘一辆马车来到了太学。
    太学的先生和官员见到李问忽然驾临,赶紧出门迎接。
    令众人惊讶的是,张大强竟然和李问同乘一车而来。
    “行了,都起来吧!”李问摆了摆手。
    就在此时,一些学子也走进了太学的大门。
    他们看到李问纷纷行礼。
    “孤顺道过来看一看,好久没来太学了,太学是我大周培养栋梁人才的地方,将来这些学子们都是国家的肱骨大臣,所以,他们的学业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有没有最近学子们写好的策论,拿给孤看一看!”
    太学的院长马上差人将最近学子们考察的策略拿过来给李问看。
    今天不用上早朝,所以李问有点时间。
    李问拿起某位学子的文章仔细地看了起来。
    其他学子在远远的看着张大强。
    李问忽然来到太学还不够令人震惊的,张大强和李问同车而来,那才是令他们最震惊的事情。
    原本以为,一个寒门学子是傍上了祝老,傍上了祝家,没想到现在是傍上了摄政王。
    “之前真还是小瞧这小子了,没想到他背后的靠山是摄政王!”
    “对呀,他是摄政王的人,我们又多了一个敌人!”
    “没想到张大强是摄政王的人!”
    “嗯,那我们需要和他接触。摄政王能亲自送他到太学来,说明他和摄政王的关系很亲近,不知道他是怎么搭上摄政王的,我们以后要多多的跟他接触!”
    站在不同位置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李问看得认真,其他人也就不敢聒噪了。
    太学一个院长不知怎么莫名的就觉得很紧张。
    因为李问这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是一张一张的翻着看,看完了就放在一边。
    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李问将拿过来的策论文章,看了个七七八八。
    “这就是他们写的文章?”李问声音冰冷,明显带着一丝怒气。
    “是,王爷……”
    “杜院长,你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他们还只是学子,学业未成,自然见地不够深厚!”
    “这些策论,何止是见地不够深厚,简直是乱弹琴!”
    “就这样的水平,将来何以担起我大周的栋梁……”
    “论点不着边际,论证肤浅,完全是空空其谈,坐而论道!”
    “他们知道一亩稻田产出多少稻子吗?”
    “他们知道一头驴子一天能吃多少稻草,需要喂多少粮食吗?”
    李问发飙,站在门外的那些学子们纷纷跪了下来,一副噤如寒蝉的样子。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带着这些富家子弟们去京都附近的兖州,找一个村子住上一个月时间,看看普通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生活过得究竟怎么样,好好让他们体会体会,然后回来再给我好好的写一篇策论,拿到我面前,如果再写出这种让人看一句就想吐的东西,你的脑袋就未必能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