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长高了
    皇后娘娘见皇帝陛下真的是盛怒,赶紧哭喊道:“只要能见到问儿,臣妾愿意跪在问儿面前给他赔罪,陛下您消消气,不然健儿真的要被你打死了!”
    “打死这个逆子就好了,问儿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弟弟!”
    “陛下,臣妾求求你了!”皇后娘娘哭着央求,“你就是打死他了也于事无补,就是又损失一个儿子而已,你放了他这一马,臣妾会好好的教育他!”
    “慈母多败儿,他就是被你惯的!”
    “是,是臣妾的错!”
    皇帝陛下一边骂一边抽打李健,皇后娘娘在一边哭喊着为李健求情。
    皇帝抽打李健并不会让李健改邪归正,更不能让李健把李问当作是他的弟弟,只会增加李健对李问的仇恨而已。
    当然还有皇后娘娘对李问的仇恨。
    “朕告诉你们,虽然之前你们做的那些勾当朕这里没有证据,但是并不代表朕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这一次问儿有个三长两短,你们都得跟着陪葬,朕儿子多的是,也不差你这一个!”
    ……
    “今天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们!”
    “村长什么事情?不会明年赋税又要增加吧!”一个村民用愁怨的语气说。
    “对啊,村长,不会又要增加赋税吧,不是赋税,难道又要增加劳役吗?”
    因为村长将全体村民叫到一起开大会,不是增加赋税,就是增加劳役,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事情。
    “不会吧,现在的赋税已经够高的了!”
    “再增加劳役,我家就活不下去了!”
    大周朝允许交银子代替劳役。
    如果家里青壮劳力多,一般都会选择服劳役。
    但是有的家庭没有壮劳力或者壮劳力非常的少,那只能靠着交银子来代替服役。
    在这个老百姓基本上只能靠体力劳动来生存的年代,没有壮劳力已经是很不幸的情况了,还要交银子代替服役,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呀,再增加赋税,再增加劳役,我们就都活不下去了……”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好了,好了,别吵吵了……”村长皱眉,不耐烦地喊道:“我什么时候说要增加赋税和劳役了!”
    “那村长你把我们集中到这里,有什么事情要说!”
    “养猪……”
    “养猪?什么意思?”村民们满脸的疑惑,左顾右盼。
    “张庚兄弟家和望春楼联系好了,只要我们村的人养出来的猪肉,望春楼就会要,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销路,只要猪养得好就能得到高价!”
    “当然这是自愿,谁家愿意养,谁家就养,不愿意养,也没有人强迫!”
    “哪有粮食养猪,自己都吃不饱!”
    “对呀,一头猪一年得吃多少粮食呀?没有粮食猪根本养不肥!”
    ……
    “这个主意是小英子出的吗?”来福娘忽然问道。
    “对,就是小英子想出来的……也是她跟我谈的!”
    “是小英子想出来的呀?”
    “是张家小闺女的主意?”
    ……
    “那好,我家养!”来福娘首先站起来举手。
    “我家也养!”
    “我家也养……”
    瞬间井口村七七八八的人家都决定养猪。
    除了那些特殊情况不能养的、不愿意养的之外,其他人家基本上都决定养猪。
    “大家决定养猪,那就过来签个字,按个手印儿,说明你参与进来了,没在这里按手印儿的,猪肉想要卖到望春楼,是不可能的。”
    “还有丑话说到头里,这不是强迫而是自愿,所以风险自担,如果在养猪的过程当中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说猪死了、猪丢了等等的情况,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所以大家伙都想好了,不要冲动,作出决定之后,半路遇到了问题,又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上门来闹,告诉你,我不接这茬儿!”
    “还有,今年冬天就把猪崽子抓回来,明年春天,小英子会教大家如何用饲料来养猪,既能节省粮食,猪还能长得好,又能上膘!”
    村长这一番话说完之后,有几个原本要养猪的又退了出去,决定不养了,有几个之前决定不养的,反倒又参与进来,决定养了。
    折腾了半个上午的时间,村民签了字,按了手印。
    “还有一件事情,我的酒坊要扩大规模,要找五个人来帮忙,有谁愿意的?”
    “村长,你这是要发大财呀!”
    “村长发了大财,买个镇长来当当!”
    ……
    “滚一边去!”
    来村长家干活不会欠工钱,人们报名还是非常踊跃的,何况时至冬季,地里的农活早忙完了,无事可做,很多人不过是上大青山打打野味,赚点零花钱,可在村长家打工赚的那都是稳稳的工钱。
    “好,就这两件事情,大家都散了吧!”
    不是增加赋税和劳役,大家都很开心。
    决定养猪的人在讨论着养猪的情况,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决定到村长家打工的人,算着一个月能挣多少工钱,这些工钱用来做什么。
    村民们嘀嘀咕咕的散了开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两个多月以后。
    今年对于张家来说是一个丰收年,田里的庄稼不说,馒头作坊经营稳定,规模在有序扩大,家里有了上千两银子,日子越来越红火。
    今年张家每一个人都做了新衣裳……在往年那是不敢想的。
    没有馒头作坊之前,张家只有张美英和大强二强能换上一件新衣服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哪有现在这一身一身的换,而且一换就是全家。
    “日子是真的好了……”张王氏试穿自己的新衣裳,站在镜子前笑着感慨了一句。
    “这都是托我们乖女儿的福……”张庚笑着接茬。
    “是呀……”张王氏笑着点头,每次说到张美英,她这心里就能甜到底。
    ……
    “问儿,你怎么不试试你的新衣服?”张美英甜甜笑着问。
    张美英穿着自己的新衣服走到李问身边,拉着他的手问。
    张美英已经八岁了,身形变得高挑起来,不过脸颊还是圆圆的,稍稍有些婴儿肥,看着十分可爱。
    “不用试,一定很合身的……”
    “那也要试一试,好让裁缝给改……你长高了,不都十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