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飞鸿居
“小姑姑,那我们扎两个时辰马步,是不可以得到四个馒头的赏赐?”来福挺了挺胸脯问道。
李问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来福。
“当然,只要你能扎两个时辰,我给你六个馒头!”
两个时辰六个馒头,小伙伴们瞬间兴奋起来。
“那我们都扎两个时辰,都要六个馒头!”
张美英家的馒头好吃,不止是全村,就是全镇的人都知道。
“好,那就开始吧……照着问儿的样子做,两条小腿挺直,岔开,屁股下蹲,腰挺直,抬头,平视前方……”
张美英背着手,有模有样的教着……
一群小孩儿整齐地排成一排,仿佛上厕所蹲坑一样。
“大宝,你的腰挺直,不能猫着腰……”
“金锁,你的屁股都撅到天上去了,屁股下蹲!”
……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小姑姑,我们走了,你好好的操练张问吧!”来福一脸惊恐的表情。
“说好的两个时辰,六个馒头的……”
“小姑姑,我们不吃馒头了!”
狗剩用颤抖的声音说。
“你们真的跟我的问儿没法儿比!”
“是呀,小姑姑太难了!”
“好了,每人一个馒头,去玩儿吧,等李问全好了,我带你们上山抓野鸡,咱们做叫花鸡吃!”
“好勒,小姑姑,谢谢小姑姑!”
一群小孩儿每人抓了一个大馒头,离开了张家。
“来福,幸好咱们不是她的亲侄子,做她的亲侄子可太倒霉了!”
“是呀,我可是听说,昨天晚上李问浑身起的都是红色的疹子,是被他小姑姑扔进了蒸馒头的热水里沐浴引起的……”
所有的小孩都觉得不寒而栗。
……
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到了张家的门口。
“就是他家的馒头特别好吃吗?”一个粉面朱唇的年轻少爷从马车上下来。
“是的,少爷,我打听到了,就是这井口村的张家,井口村张姓人家只有这一家……”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农家,能蒸出那么好吃的馒头来!”
“俗语说,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少爷,应该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位少爷扫了一眼这破旧的农户,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农家与别的农家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上去叫门吧!”这位少年夸张地抖了抖自己身上的锦绣华服。
“好嘞,少爷。”
……
“你们找谁?”
“你们是张姓人家吗?”
“对,我们家姓张!”张有林满脸的迷惑。
“我们是飞鸿居的,这是我们飞鸿居的少东家……”
张有林顺着这位家仆引荐的方向看去,一位穿着一身锦绣华服的玉面少爷出现在他的面前。
“飞鸿居,我们并不认识什么飞鸿居的人!”
那家仆笑了笑,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他伸手拍了拍张有林的上臂,“这不就认识了吗,我们少东家亲自登门拜访,不就是为了能够相识吗?”
张有林是普通的农民,哪里晓得这江湖规矩。
“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我们来谈生意的!”
“有林怎么回事?他们是什么人?”张王氏看到有陌生人正在门口走了过来。
“他们是飞鸿居的,这位年轻的少公子是他们的少东家,要与我们谈生意!”张有林回头与张王氏解释。
“既然是客人,那就请到堂里坐,有林,让你媳妇儿给客人泡茶!”
“谢谢大婶……”那位仆人笑着向张王氏道谢。
张有林领着飞鸿居的少东家进了自家大堂,然后叫白翠花为客人泡茶。
这边,张王氏来找张美英。
与他们张家谈生意,除了馒头生意,也没有别的可谈的了。
馒头生意自然是要张美英做主的。
“问儿咋出了那么多的汗?”张王氏过来首先看到的是李问,李问正在扎马步,已经坚持了将近一个时辰,满头都是汗,两腿都在颤抖。
“娘,我在让问儿恢复体力!”
“哦,问儿身体刚刚好点,要循序渐进,不要用力过度,不然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就不好恢复如初了!”张王氏关切的说着,掏出自己身上的手绢为李问擦汗。
“我知道了,娘,我心里有谱!”
“来了两个客人,说是飞鸿居的少东家和他的仆人,要与我们谈生意,应该是馒头生意,我不知道该怎么定夺?”
“飞鸿居?”张美英满脸的疑惑。
李问听到这三个字,眼神瞬间露出警觉的神色。
“娘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忽然来了咱们家,是自己找上门来的,会不会是皓儿引荐他们来的!”
“应该不会,如果是程皓引荐他们来的,程皓会带着他们亲自上门……”
“那怎么办?他们要谈生意?”
“没事,娘,我们去见见他们……既然是谈生意自然是要谈的,谈不拢就不谈!”
张美英的神色冷了下来。
张氏馒头已经被望春楼带到了州府,带到了京城的望春楼里。
自然会有人来打张氏馒头的主意,之前没有来,那是因为忌惮着程家的势力。
这飞鸿居主动找上门来,自然是实力也不差的。
仅凭他们张家与飞鸿居来对抗是一定不可能的。
如果对方来强硬的,他们根本无法应对,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这件事情还要告知程皓,让程皓来顶在前面。
程皓顶在前面,就是程家顶在前面。
程皓曾经告诉过张美英。
程家的祖上曾经跟大周朝的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是建国的功臣,不过现在,程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在政坛里混了,都开始经商做生意。
不过一脉一脉地传下来,因为程家有的是银子,经济实力非常的强悍,所以与上层那些人交往还是非常的密切,而且老太爷以前的门生故吏非常非常的多,这些都是关系。
因为有了这些关系,程家的生意才能遍布整个大周朝。
整个程家有好多个分支,程皓他们这一家开旺春楼,还有其他的分支,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生意。
程老太爷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光儿子就有一百多个。
现在程皓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儿子又生儿子,光程家算上自己的主干,再加上外戚,这一大家子,上千口子人。
“问儿,起来吧,明天接着练!”张美英走之前对李问说道。
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首先得要见一见。
“小姑姑,那我们扎两个时辰马步,是不可以得到四个馒头的赏赐?”来福挺了挺胸脯问道。
李问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来福。
“当然,只要你能扎两个时辰,我给你六个馒头!”
两个时辰六个馒头,小伙伴们瞬间兴奋起来。
“那我们都扎两个时辰,都要六个馒头!”
张美英家的馒头好吃,不止是全村,就是全镇的人都知道。
“好,那就开始吧……照着问儿的样子做,两条小腿挺直,岔开,屁股下蹲,腰挺直,抬头,平视前方……”
张美英背着手,有模有样的教着……
一群小孩儿整齐地排成一排,仿佛上厕所蹲坑一样。
“大宝,你的腰挺直,不能猫着腰……”
“金锁,你的屁股都撅到天上去了,屁股下蹲!”
……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小姑姑,我们走了,你好好的操练张问吧!”来福一脸惊恐的表情。
“说好的两个时辰,六个馒头的……”
“小姑姑,我们不吃馒头了!”
狗剩用颤抖的声音说。
“你们真的跟我的问儿没法儿比!”
“是呀,小姑姑太难了!”
“好了,每人一个馒头,去玩儿吧,等李问全好了,我带你们上山抓野鸡,咱们做叫花鸡吃!”
“好勒,小姑姑,谢谢小姑姑!”
一群小孩儿每人抓了一个大馒头,离开了张家。
“来福,幸好咱们不是她的亲侄子,做她的亲侄子可太倒霉了!”
“是呀,我可是听说,昨天晚上李问浑身起的都是红色的疹子,是被他小姑姑扔进了蒸馒头的热水里沐浴引起的……”
所有的小孩都觉得不寒而栗。
……
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到了张家的门口。
“就是他家的馒头特别好吃吗?”一个粉面朱唇的年轻少爷从马车上下来。
“是的,少爷,我打听到了,就是这井口村的张家,井口村张姓人家只有这一家……”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农家,能蒸出那么好吃的馒头来!”
“俗语说,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少爷,应该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位少爷扫了一眼这破旧的农户,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农家与别的农家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上去叫门吧!”这位少年夸张地抖了抖自己身上的锦绣华服。
“好嘞,少爷。”
……
“你们找谁?”
“你们是张姓人家吗?”
“对,我们家姓张!”张有林满脸的迷惑。
“我们是飞鸿居的,这是我们飞鸿居的少东家……”
张有林顺着这位家仆引荐的方向看去,一位穿着一身锦绣华服的玉面少爷出现在他的面前。
“飞鸿居,我们并不认识什么飞鸿居的人!”
那家仆笑了笑,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他伸手拍了拍张有林的上臂,“这不就认识了吗,我们少东家亲自登门拜访,不就是为了能够相识吗?”
张有林是普通的农民,哪里晓得这江湖规矩。
“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我们来谈生意的!”
“有林怎么回事?他们是什么人?”张王氏看到有陌生人正在门口走了过来。
“他们是飞鸿居的,这位年轻的少公子是他们的少东家,要与我们谈生意!”张有林回头与张王氏解释。
“既然是客人,那就请到堂里坐,有林,让你媳妇儿给客人泡茶!”
“谢谢大婶……”那位仆人笑着向张王氏道谢。
张有林领着飞鸿居的少东家进了自家大堂,然后叫白翠花为客人泡茶。
这边,张王氏来找张美英。
与他们张家谈生意,除了馒头生意,也没有别的可谈的了。
馒头生意自然是要张美英做主的。
“问儿咋出了那么多的汗?”张王氏过来首先看到的是李问,李问正在扎马步,已经坚持了将近一个时辰,满头都是汗,两腿都在颤抖。
“娘,我在让问儿恢复体力!”
“哦,问儿身体刚刚好点,要循序渐进,不要用力过度,不然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就不好恢复如初了!”张王氏关切的说着,掏出自己身上的手绢为李问擦汗。
“我知道了,娘,我心里有谱!”
“来了两个客人,说是飞鸿居的少东家和他的仆人,要与我们谈生意,应该是馒头生意,我不知道该怎么定夺?”
“飞鸿居?”张美英满脸的疑惑。
李问听到这三个字,眼神瞬间露出警觉的神色。
“娘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忽然来了咱们家,是自己找上门来的,会不会是皓儿引荐他们来的!”
“应该不会,如果是程皓引荐他们来的,程皓会带着他们亲自上门……”
“那怎么办?他们要谈生意?”
“没事,娘,我们去见见他们……既然是谈生意自然是要谈的,谈不拢就不谈!”
张美英的神色冷了下来。
张氏馒头已经被望春楼带到了州府,带到了京城的望春楼里。
自然会有人来打张氏馒头的主意,之前没有来,那是因为忌惮着程家的势力。
这飞鸿居主动找上门来,自然是实力也不差的。
仅凭他们张家与飞鸿居来对抗是一定不可能的。
如果对方来强硬的,他们根本无法应对,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这件事情还要告知程皓,让程皓来顶在前面。
程皓顶在前面,就是程家顶在前面。
程皓曾经告诉过张美英。
程家的祖上曾经跟大周朝的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是建国的功臣,不过现在,程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在政坛里混了,都开始经商做生意。
不过一脉一脉地传下来,因为程家有的是银子,经济实力非常的强悍,所以与上层那些人交往还是非常的密切,而且老太爷以前的门生故吏非常非常的多,这些都是关系。
因为有了这些关系,程家的生意才能遍布整个大周朝。
整个程家有好多个分支,程皓他们这一家开旺春楼,还有其他的分支,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生意。
程老太爷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光儿子就有一百多个。
现在程皓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儿子又生儿子,光程家算上自己的主干,再加上外戚,这一大家子,上千口子人。
“问儿,起来吧,明天接着练!”张美英走之前对李问说道。
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首先得要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