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挖坑
    清河镇。
    “三皇子在一个叫井口村的村庄里!”
    “消息准确吗?”
    “消息非常的准确!”
    “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孩子,这一次一定不能再让他逃了,不然太子那边真的无法交代!”
    “奴才知道!”
    “这三皇子不是简单人物,功夫了得,而且足智多谋,我们一定要想一个万全之策!”
    “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我们一群人一拥而上,我就不相信,还宰不了他!”
    “千万不要轻敌……”说话的人沉思了一下,“在宫里,太子找了很多的用毒高手都没有毒死他!他身边的太监和宫女死了又一批又一批,只有他安然无恙,这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说明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太子还制造了很多偶然……上次郊练原本以为一箭射死了他,可还是被他逃了,不仅逃了,还逃出了皇宫,不过现在山高皇帝远,是我们的好机会,而且又找到了他,一定要替太子解决这个后患!”
    “奴才明白……”
    话落整个房间里升起一股阴森之气。
    ……
    “将军,找到三皇子了,他在一个叫井口村的小村庄里……”
    “这三皇子还真能躲,我们都已经知道他在清河镇,还让我们找了这么多天!”
    “三皇子向来机灵,如果不机灵早死了十回八回了!”
    “是呀,这太子的肚量可真是小,非要治自己的亲兄弟于死地不可……”
    “这天下人都知道,太子要杀三皇子,皇上怎么就不知道呢?”
    “你觉得你比皇上他老人家聪明?”
    “卑职不敢!”
    “皇上也有难处,即使是知道,但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再加上现在皇后在后宫大权在握,朝堂上也有很多支持太子的人,即使皇上宠爱三皇子,有什么想法,,也没有办法!”
    将军叹了一口气,“我们无从揣摩圣意,只有在这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我们才可以谈论谈论,其实正是皇上他老人家的宠爱,将三皇子逼得这么惨!”
    皇上的溺爱意味着三皇子将来很有可能是皇位的继承人,再加上三皇子聪明伶俐,韬略过人,还有皇上对黄贵妃爱恋有加,这一切,在太子看来都是眼中钉,肉中刺,不拔掉是坚决不行的。
    “既然知道了,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三皇子,把他带回宫就是了,只要交到皇上手里,我们就算是交差了!”
    “我倒是想这样做,可三皇子既然逃出来,怎么可能乖乖的和我们回去……”
    “再详细调查一下,看有没有能拿住三皇子命脉的方法!”
    “只要拿住了三房子的命脉,那就能逼他回宫,这样我们就可以交差了,想要来硬的,万一三皇子伤到了,我们就是一千个脑袋也不够皇上一个人砍的!”
    这位手下皱眉,这才是真tnd难办。
    软了不行,不听话,硬了也不行,怕伤着。
    真是软不得,硬也不得。
    “卑职明白了!”
    ……
    “李问,你给我们唱一首信天游吧!”张大强忽然热切的看着李问。
    李问被这么热辣辣的眼神看得有点毛躁。
    最关键的是信天游是什么?他怎么会唱,他连这个名字是什么都没听过。
    张大强看李问一脸无措的表情,有点茫然,“李问,我小姑姑那天唱的可好听了,他说是你教给她的,你教给她的自然你是会唱的,也一定很好听,我很想听,你给我们唱一个……”
    李问看向张美英,一脸的苦涩,美英,你究竟给我挖了多少坑呀?
    张美英嘻嘻一笑,拉起李问向外跑去,“李问,我们去玩躲猫猫……”
    ……
    时间流转,转眼又是六七天。
    井口村进入了秋忙时节。地里的小麦黄澄澄,沉甸甸的,井口村的村民每一家每一户干起来都特别的带劲。
    他们的心里都觉得这是张家的小女娃儿给他们带来的。
    每每见到张美英都是甜甜的问候,说不完的的夸赞。
    小麦收割起来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麦子要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割倒,然后扎成捆,之后将麦捆装在牛车上,拉到场面里面去。
    之后再用打麦的拍子,一点一点的将麦粒儿从麦穗上打下来。
    小麦的秸秆可以用来烧火,切碎了可以用来喂羊,喂猪,喂牛。
    麦粒儿里面掺杂着麦子的秸秆,等有风了再用铲子一点一点的扬到空中,那些碎屑被风吹出去,剩下的就是光灿灿的麦粒儿了。
    这是一道非常复杂的工序,耗时又耗人力。
    但是,有了好收成,每一家每一户干起来都特别的有干劲。
    其他村子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井口村的邻村柳树村。
    他们也进入了秋收时节,可是他们的麦子因为春天受到了雨灾,所以麦子长得并不好,收起来的麦粒儿都是扁扁的,不饱满,跟井口村的麦粒儿根本没法儿比。
    柳树村对井口村是又羡慕又嫉妒。
    他们整日念叨着井口村有一个仙女转世的女娃儿,而柳树村却没有。
    甚至柳树村的村民有的人都鼓动他们村长赵栓柱去将张美英抢回去,供奉在他们柳树村的祠堂里。
    ……
    “张庚兄弟,今年好收成?”一个村民笑着和张庚打招呼。
    张庚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笑嘻嘻的点头,“还可以,你家也不错吧……”
    “托了你家英子的福,很不错,很不错的……”
    “是你种地的手艺好,跟我家英子没多大关系!”张庚回答道。
    张庚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乐开了怀。
    当然张庚嘴上也不想这样说,可张美英千叮咛万嘱咐,以后别人如果说是托了我的福才有好日子过的,才有了好收成,你们一定要回答是跟自己的勤劳有关系,跟我没有关系。
    自己乖女儿这样叮嘱了,张庚便转换了说法。
    “有没有关系?我心里清楚,明镜儿似的……”这位村民笑道:,“对了,我看到有两辆豪华的马车拐进了村子,我估计是去你家的,咱村别家也没有这样的排场了!”
    “是吗?什么时候?”
    “就刚刚,我在我家麦堆上看到的,赶紧回去看看吧!”
    张庚听到村民这样说,放下了手中的农具,向家里走回来。
    ……
    的确,张家的门口停着两辆豪华的马车,一个贵气的妇人从马车上被一个丫鬟搀扶着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