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大哥好福气
王木匠看了一眼张庚递给他的尺寸,惊讶的眼睛都睁大了,“这么大的笼屉要做十五个?”
“对,十五个,按照这个尺寸做,十五个笼屉都要能叠加在一起的,密封性也要好,不能漏气,上面还需要一个盖子!”张美英一脸有板有眼的样子。
“真的是仙女下凡,才这么大点年纪,口齿这么清楚,说什么都说得这么明白。”王木匠眼神里都是对张美英的稀罕。
随即他又笑了笑,“这么多笼屉需要先预付定金,不是我信不过你,主要是我得先去采购材料!”
“那是应当应分的。”张美英点着小脑袋,“我家的这些笼屉一定要好材料,不能变形,做工也一定要细致,辛苦木匠叔叔了。”
王木匠哈哈大笑,真想上去在这小娃的脸上亲上两口,自己家都是两个小子,如果也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儿该多好。
女娃是爹爹的贴心小棉袄,说的还真是对呀。
“张大哥,你这一天都泡在蜜罐里吧,我听这小女娃说话心都是苏甜苏甜的,比吃了蜜还甜呢。”
张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自己家女儿出来给他长脸,他更是开心,更是觉得有面子。
不仅开心,还得意起来!
“我做伙计你们就放心吧,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我王木匠的活儿在木匠界那是最厉害的。”
“我们自然是相信木匠叔叔的手艺才专程来的,还希望木匠叔叔能赶赶工,我们着急用。”
“好的,小娃儿,没问题,我把其他活儿都往后推一推,专做你家的这十五个笼屉!”
“木匠叔叔辛苦!”
一个笼屉五钱,十五个笼屉就花了七两五。
张庚的心都在滴血,这样算下来,十五两指定是不够的。
七两五的银子就直接这样花出去了,他活这么大,还没有一次花过这么多银子。
这才刚买完笼屉,还有三口大锅。
张庚赶着牛车,带着张美英来到铁匠铺。
铁匠叔叔也照样稀罕张美英,一个劲儿的叫张美英小仙女。
张美英可不想当什么仙女。他就知道董永和七仙女。仙女的情路都是比较坎坷的。她希望自己的情路一路顺遂,因为她喜欢田文,不喜欢虐文。
铁匠大叔听说他们要打三口超大号的铁锅,也是惊掉了半个下巴。
不过铁匠大叔见他们决意要买自然是把这好生意揽了下来。
在铁匠铺又花了十两银子,因为这个时代盐铁都是专卖的,所以铁要贵一些。
张庚的心又滴了一次血。
就这两项已经花去了十七两五,再加上瓦匠的工钱,二十两也打不住了。
如果这次生意失败了,这得亏多少银子呀?
张庚从来没花过这么多银子,所以想想都觉得后怕。
“大哥,如果我这锅没用上,还能卖给你吗?”
“大兄弟卖给我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也就是三二两银子!”
“折这么多呀!”
还没等铁匠大叔说话,张美英拉着张庚就走。
“铁匠大叔这种好事你就别想了,我们这三口大锅是要好好用的,你可得给我们好好做,不合格,我可是得让你重新做的哦!”
“女娃你放心,大伯这手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别说打粗糙的大锅,就是打绣花针大伯也打得来!”
一切办妥返回张家。
张有林已经请来了瓦匠,盖灶台用的是土坯,张家土坯是现成的。
张美英和张庚回来的时候,瓦匠们已经开始忙活了,围三个灶用不了多长时间,有半日功夫应该就能完事,还得晾干了才能用。
“老头子锅和笼屉都买好了,花了多少银子?”
“十七两五钱……现在只是交了定金,等提货的时候再交全款!”
“这么多!”张王氏也不免惊讶,花这么多银子,希望这个生意能够做得顺利,不然这银子赔进去,得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嗯……”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像抽掉了张根的魂,说话有气无力的,精神也有点发散,“因为做的都是超大号的,木匠和铁匠都说加大尺寸的需要另外加一些工时费,因为要多费很多功夫,希望这生意能成,不然我们就赔塌老底了!”
因为做馒头生意,张家上上下下忙活起来,新围的灶除了要晾干之外,还需要烘干。
三个大灶不说别的,等开始蒸馒头的时候,柴火也是一批很大的消耗,所以提前要准备很多的柴火。
忙乱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去了五六天的时间。
张庚赶着牛车载着张美英再次来到了王木匠家。
“木匠叔叔,我们家的大笼屉做好了吗?”
“做好了,女娃儿,刚刚昨天做好,今天你们就来了,时间掐的还真准呢!”
“那我们就验货啦!”
“那是应该的,有哪里不满意你就点出来!”
张庚和王木匠闲聊,张美英在这里检查笼屉。
检查笼屉主要看哪里有没有不平滑的地方,接口的地方有没有接的很到位。
还有就是底子,底子是不是够结实,用的竹片是不是那种最工整的,最好的竹片,这样的笼屉用的时间又长又好用。
张王氏在走之前特意叮嘱她好好的检查,因为张庚这人面皮薄,抹不开脸,人又有点马大哈的样子。
“木匠叔叔,你的手艺真的是很精致!”检查完之后,张美英觉得没有大问题,有些小毛茬在所难免,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就会被磨掉。
这些笼屉回家之后还要用猪油擦拭一遍。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开裂,变形,甚至断掉。
“那是……我的手艺在十里八乡的名的,放心用,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过来找我,我上门维修。”
“好的,木匠叔叔,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张美英心说售后服务做得还不错。
十五个笼屉就满满装了一牛车,铁锅需要明天专程再去拉了。
……
镇里望春楼。
“少爷,今天的馒头还尝吗?”
程皓皱着眉,“你来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望春楼的面点师尝试了五天时间想要做出张家馒头的味道。
现在看来都是失败的。
程皓尝了五天,现在听到馒头两个字就快吐了。
可是唇齿之间总是无法控制想要吃到张家馒头的那种欲望,这令他非常的苦恼。
王木匠看了一眼张庚递给他的尺寸,惊讶的眼睛都睁大了,“这么大的笼屉要做十五个?”
“对,十五个,按照这个尺寸做,十五个笼屉都要能叠加在一起的,密封性也要好,不能漏气,上面还需要一个盖子!”张美英一脸有板有眼的样子。
“真的是仙女下凡,才这么大点年纪,口齿这么清楚,说什么都说得这么明白。”王木匠眼神里都是对张美英的稀罕。
随即他又笑了笑,“这么多笼屉需要先预付定金,不是我信不过你,主要是我得先去采购材料!”
“那是应当应分的。”张美英点着小脑袋,“我家的这些笼屉一定要好材料,不能变形,做工也一定要细致,辛苦木匠叔叔了。”
王木匠哈哈大笑,真想上去在这小娃的脸上亲上两口,自己家都是两个小子,如果也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儿该多好。
女娃是爹爹的贴心小棉袄,说的还真是对呀。
“张大哥,你这一天都泡在蜜罐里吧,我听这小女娃说话心都是苏甜苏甜的,比吃了蜜还甜呢。”
张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自己家女儿出来给他长脸,他更是开心,更是觉得有面子。
不仅开心,还得意起来!
“我做伙计你们就放心吧,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我王木匠的活儿在木匠界那是最厉害的。”
“我们自然是相信木匠叔叔的手艺才专程来的,还希望木匠叔叔能赶赶工,我们着急用。”
“好的,小娃儿,没问题,我把其他活儿都往后推一推,专做你家的这十五个笼屉!”
“木匠叔叔辛苦!”
一个笼屉五钱,十五个笼屉就花了七两五。
张庚的心都在滴血,这样算下来,十五两指定是不够的。
七两五的银子就直接这样花出去了,他活这么大,还没有一次花过这么多银子。
这才刚买完笼屉,还有三口大锅。
张庚赶着牛车,带着张美英来到铁匠铺。
铁匠叔叔也照样稀罕张美英,一个劲儿的叫张美英小仙女。
张美英可不想当什么仙女。他就知道董永和七仙女。仙女的情路都是比较坎坷的。她希望自己的情路一路顺遂,因为她喜欢田文,不喜欢虐文。
铁匠大叔听说他们要打三口超大号的铁锅,也是惊掉了半个下巴。
不过铁匠大叔见他们决意要买自然是把这好生意揽了下来。
在铁匠铺又花了十两银子,因为这个时代盐铁都是专卖的,所以铁要贵一些。
张庚的心又滴了一次血。
就这两项已经花去了十七两五,再加上瓦匠的工钱,二十两也打不住了。
如果这次生意失败了,这得亏多少银子呀?
张庚从来没花过这么多银子,所以想想都觉得后怕。
“大哥,如果我这锅没用上,还能卖给你吗?”
“大兄弟卖给我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也就是三二两银子!”
“折这么多呀!”
还没等铁匠大叔说话,张美英拉着张庚就走。
“铁匠大叔这种好事你就别想了,我们这三口大锅是要好好用的,你可得给我们好好做,不合格,我可是得让你重新做的哦!”
“女娃你放心,大伯这手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别说打粗糙的大锅,就是打绣花针大伯也打得来!”
一切办妥返回张家。
张有林已经请来了瓦匠,盖灶台用的是土坯,张家土坯是现成的。
张美英和张庚回来的时候,瓦匠们已经开始忙活了,围三个灶用不了多长时间,有半日功夫应该就能完事,还得晾干了才能用。
“老头子锅和笼屉都买好了,花了多少银子?”
“十七两五钱……现在只是交了定金,等提货的时候再交全款!”
“这么多!”张王氏也不免惊讶,花这么多银子,希望这个生意能够做得顺利,不然这银子赔进去,得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嗯……”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像抽掉了张根的魂,说话有气无力的,精神也有点发散,“因为做的都是超大号的,木匠和铁匠都说加大尺寸的需要另外加一些工时费,因为要多费很多功夫,希望这生意能成,不然我们就赔塌老底了!”
因为做馒头生意,张家上上下下忙活起来,新围的灶除了要晾干之外,还需要烘干。
三个大灶不说别的,等开始蒸馒头的时候,柴火也是一批很大的消耗,所以提前要准备很多的柴火。
忙乱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去了五六天的时间。
张庚赶着牛车载着张美英再次来到了王木匠家。
“木匠叔叔,我们家的大笼屉做好了吗?”
“做好了,女娃儿,刚刚昨天做好,今天你们就来了,时间掐的还真准呢!”
“那我们就验货啦!”
“那是应该的,有哪里不满意你就点出来!”
张庚和王木匠闲聊,张美英在这里检查笼屉。
检查笼屉主要看哪里有没有不平滑的地方,接口的地方有没有接的很到位。
还有就是底子,底子是不是够结实,用的竹片是不是那种最工整的,最好的竹片,这样的笼屉用的时间又长又好用。
张王氏在走之前特意叮嘱她好好的检查,因为张庚这人面皮薄,抹不开脸,人又有点马大哈的样子。
“木匠叔叔,你的手艺真的是很精致!”检查完之后,张美英觉得没有大问题,有些小毛茬在所难免,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就会被磨掉。
这些笼屉回家之后还要用猪油擦拭一遍。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开裂,变形,甚至断掉。
“那是……我的手艺在十里八乡的名的,放心用,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过来找我,我上门维修。”
“好的,木匠叔叔,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张美英心说售后服务做得还不错。
十五个笼屉就满满装了一牛车,铁锅需要明天专程再去拉了。
……
镇里望春楼。
“少爷,今天的馒头还尝吗?”
程皓皱着眉,“你来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望春楼的面点师尝试了五天时间想要做出张家馒头的味道。
现在看来都是失败的。
程皓尝了五天,现在听到馒头两个字就快吐了。
可是唇齿之间总是无法控制想要吃到张家馒头的那种欲望,这令他非常的苦恼。